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谷城概况 > 著名人物 -> 正文
历史人物
发布日期:2017-12-28  来源:谷城县党史地方史办公室 【字号:

  谷城历史悠久,英才辈出。著名历史人物有春秋名士伍子胥,汉朝反王莽的义军首领“武安王”延岑,南宋资政殿大学士(宰相)王之望,明朝东阁大学士(宰相)方岳贡,清朝抗德名将刘元弼,辛亥首义烈士杨洪胜,中共地下党早期领导人高如松,革命烈士李亚声、张茂修,农民起义领袖吕思杨、丁江兴,少数民族俊杰海风山、马玉贵,女英雄陶之秀(陶二姐),书法大师著名画家何兆祥,著名学者杨昭哲,著名教育家杨昭恕等。建国后有全国劳模蔡以田,亚运会冠军王新乐等。

  伍子胥(?—公元前484),名员,字子胥,出生于富乡村(今谷城县冷集镇沈湾村),楚大夫伍奢次子。楚平王七年(公元前522年)伍奢被杀,子胥逃往吴国。后帮助阖闾刺杀吴王僚,夺取王位,整军经武,国势日盛。不久,率吴兵攻破楚国。吴王夫差时,拜子胥为国相,并率兵打败越国。后因吴王夫差听信谗言,赐剑命子胥自杀。子胥死后,吴果然被越所灭。对此,明正德年间,襄阳左长史储玉曾在伍氏祠前提诗赞曰:“富村贵祖基,忠孝两间无,慷慨生鞭楚,从容死谏吴。平生英气节,万里怒涛呼,再拜荒阁下,刚风凌发霄。”

  杨洪胜(1875—1911),字益三,谷城县城关镇黄康人。早年在家务农,后入行伍,为绿营兵,随后入湖北新军为正目,立志革命。1911年加入文学社,负责交通联络工作。同年9月任湖北革命军总部指挥部交通,负责运送军火。10月9日在武昌起义中被捕。10月晨与彭楚藩、刘复基同时在武昌英勇就义,史称“首义三烈士”。民国元年,杨洪胜灵柩由武昌运回谷城,安葬于黄康高亭山上,孙中山、黎元洪等政要送挽联哀悼。杨洪胜烈士陵园现为襄樊市和谷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
  高如松(1905—1974),又名高子明,谷城县茨河镇白龙岗村人。中共谷城党组织创始人之一。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任共青团襄阳地委书记。1927年10月至1928年春、1930年春至1931年底,两度担任中共谷城县委书记。1936年冬到延安,分配到中央组织部工作。1945年被派往东北,历任赤峰市委书记、嫩江省委民运部长。1949年回湖北,任襄阳专署首任专员。此后先后在武汉市委、铁道部、国家计委、化工部任职。1974年5月因病在北京逝世。

  李亚声(1903—1930),原名李绍棠,谷城县茨河镇下街人。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5年底赴广州黄埔军校学习。1927年随贺龙、叶挺部队参加“八一”南昌起义,任后方总队长。1928年春任中共谷城县委书记,同年5月调任工农革命军鄂北总队党代表,还未到职,革命军被冲散。几经辗转,于1929年在上海找到党组织,1929年10月调任中共汉口区委委员、秘书长,兼任学生运动委员会执委。1930年9月因叛徒出卖被捕,在狱中受尽威胁利诱和严刑拷打,始终坚贞不屈。同年10月28日在武昌英勇就义。

  蔡以田(1909—1967),谷城县盛康镇人。第一、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。建国后,带头走社会主义道路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51年12月,领导12户农民最早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。1952年,首创水稻单产625公斤的高产纪录,被评为县特等劳模并获农业部“爱国丰产模范”荣誉称号。1953年冬,“蔡以田初级农业合作社”成立,担任社长,继续探索粮食生产新途径。1956年,荣获“全国农业劳动模范”称号,1957年,被评为“湖北省特等农业劳动模范”,光荣出席了全省、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。1967年因病去逝。

  彭天禄(1931—1978),谷城县盛康镇人。1949年5月参加革命,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历任区委副书记、书记,县委委员、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长,组织部长,县委副书记。“文革”初期担任县“文革”领导小组组长,受到无数次批判斗争,肉体惨遭折磨。“文革”后期先后担任县革委会副主任,县委副书记,分管农业生产,为谷城山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付出了心血。参与了县化肥厂、金盆沟电站等大型工程的决策和指挥。生活俭朴,廉洁奉公。1978年春节前,到南河水电站工地检查工作时,不幸染病去逝。

  杨昭恕(1884~1949),字心如,近代藏书家。谷城五山人。

  192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,1927年公费留学日本,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。1930年毕业回国,历任湖北省立高级中学校长,湖北教育学院讲师、安徽大学、暨南大学教授。抗日战争时期,先后担任省立女子中学和省立第八高级中学校长,并当选过湖北省参议会临时参议员。抗战胜利后,曾任宜昌师范特聘教员,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教授等职。

  杨昭恕终身从事教育事业。留学日本时,就主动捐资并动员族人用杨家祠产在杨家老湾创办私立精诚小学。1930年,其母去世,与胞弟昭哲在县城创办了湖北省第一家私立图书馆——“杨太夫人纪念图书馆”,为启迪民智开了先河。在任省立高中校长时,作风严谨,深受师生爱戴,期间,谷城农运领袖李晓葛被国民党当局通缉,受到杨昭恕掩护,被安置在该校任职。在担任省立第八高级中学校长期间,郧阳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学生,他当即以省参议员的身份向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、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北省政府主席陈诚去电抗议,并愤然提出辞职请求。

  杨昭恕一生廉洁,生活简朴,待人慷慨。1932年,汉江平原受水灾,灾民流落武汉,露宿街头。杨昭恕邀约同仁,组织赈灾委员会,带头捐款献物,把省立高中三分之一的校舍腾出给1000多灾民暂住,并亲自过问他们的食宿医药事宜。1949年1月,杨昭恕病逝于武汉。

  杨昭哲(1891~1939),字浚明,近代图书馆学家、藏书家。谷城五山人。

  192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法系,1923年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研究院攻读图书馆学,获博士学位。1927年回国,历任上海暨南大学、浙江大学教授、江西省立图书馆馆长。1930年,母去世,为纪念其母,与胞兄杨昭恕一起向亲友和同学发出讣告,征集报刊图书,并利用丧葬费,在谷城创办湖北省第一家私立图书馆——“杨太夫人纪念图书馆”,馆房近20间,占地面积300平方米。收藏古今中外各类图书5万余册,并设馆长及馆员、工友多人,建有董事会,订有董事会章程、图书馆简章以及征集文献资料办法等。后因时局动乱,图书馆被迫关闭,大部分书籍毁于兵燹,少部分运到郧阳省立第八高中。杨昭哲毕生致力于图书馆学的研究,出版著述有《图书馆学》(上下册),译著有《图书馆馆员守则》、《图书馆学指南》、《图书馆馆员之训练》等。并曾发表《人民对于公共图书馆之权利义务》等文章。其《图书馆学》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部图书馆学专著。全书分8篇,重原理和应用。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曾为此书作序,称:“在我国今日真是最应时势的好书,不仅办理图书馆的人欢迎,就是想享用图书馆的人也是不可不读的”。

  张刚(1895—1977),又名礼进,字穷尘,谷城县石花镇人。幼时读私塾,后毕业于武昌高等小学堂。清宣统三年(1911)武昌起义时加入学生军。南北议和后入湖北陆军小学。1914年入陆军第二预备学校。民国五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。历任连长、少校参谋、中校参谋处长。1925年奉命至粤,参加讨伐东江陈炯明残部战斗。后任广州陆军军官学校主任教官,不久调任国民革命军第53团团长,负责保卫广东革命政府。1926年,担任北伐军总司令部参谋。1930年9月改任湖北保安处少将参谋长。1935年11月调任陆军第82师师长。

  抗日战争时期,第82师扩编为陆军第31集团军98军,张刚升任军长。1938年7月率部参加武汉抗日会战,列第九战区战斗序列,守卫鄂城石灰窑以东、半壁山以西长江南岸一线,与日军对峙3个月之久。1939年1月升任第31集团军中将参谋长,11月调任军事委员会中将高级参谋。是年,他赠给谷城500余支步枪和一批子弹,武装地方抗日力量,还赠给谷城县图书馆大批图书。1943年出任军事委员会特派四川省川东禁烟巡察中将执法监。1946年退役,闲居武汉、广州等地。1949年去台湾,在台湾烟酒专卖局从事研究广州。1977年病故。


分享到 :
打印】【关闭页面

谷城新闻网 - 谷城政府网 - 网站地图
主办:谷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  
承办:谷城县行政审批局(谷城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)、谷城县融媒体中心(新闻、技术)
办公地址:谷城县城关镇中华街3号
政府公共服务热线:0710-12345
网站标识码:4206250002    鄂ICP备13008052号-1  鄂公网安备 42062502000007号
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 谷城县融媒体中心法律顾问 湖北吾约汉珈律师事务所 李友凡 电话:13707279165